起源: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本文已获授权
素材参考:华西都市报、新浪科技、福布斯中文网、潘石屹博客
身旁优良的人身上通常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爱好视察,并用力思考」。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先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在创业近3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视察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哪些特质,其实陆续反思、借鉴、学习。
这一篇潘石屹先生在创始人、合伙人、商业形式、理念及规律5方面的感悟及真挚分享的文章,值得你花时间读一读。
1、第一个思考:创始人分两种
在商场打拼这么多年,我看过许多人,也经历过许多事。我认为创业者分为两类:
第一类创业者是生意人。
通常,他们嗅觉特别敏感,市场上什么地方有钱,什么地方能够赚到钱,他们就顺着什么地方走。中国绝大大部分的小商小贩都具有这样一个能力。这个能力是特别重要的,缘由是一个一个的小商小贩组织起来,就能够构成一个庞大的市场机制,让全部资源及物流都能够被合理天时用起来。
第二类创业者则是能够在闻到金钱气味的基础上,怀抱一个较高的理想,即「我要为这个社会制造价值」。
听起来,「制造价值」对商人或企业家来讲有点虚。可是其实创业者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就是为这个社会制造价值,他们常常把做出千锤百炼的产品作为人生中最大的寻求,而且对产品的关注超出了利润。
好比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并没有想要赚大钱,而是将一切的关注点都放到了产品上,直到他临终前还在揣摩产品该怎样做。恰是乔布斯的这类执念,才让苹果的一系列产品为客户带来了美的体验和享用。
另外,我认为这类创业者身上还有一个光鲜的特色:老是试图寻觅到市场运作背后的逻辑,缘由是假如寻觅不到市场运作背后的逻辑,他们便会忙乱。
2、第二个思考:合伙人
说完创始人,接下来我也想谈谈如何与合伙人相处的问题。我发现合伙人之间的不信任是许多创业者在创业时面对的最大困难。
1)与朋友一起创业,最重要的是信任。
好比,以前我跟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五个朋友一起创业时,我们没有管帐、出纳,更没有审计,于是他们五个便把一切的钱都交给我管。在我们一起创业的4、5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多占过1分钱,哪怕是多出一张出租车票都没有擅自报销。
我讲自己这个故事是想说,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合伙人之间的信任特别重要,缘由是我们不也许一个人完成一切的事情。也许,每个人的聪慧水平、智慧水平不一样,可是「信任」是把大家联合在一起的条件,没有了「信任」,就不也许有真实的团结和优越的协作。
我看过许多失败的项目,他们失败通常不是缘由是项目自己有问题,也不是缘由是发展方向有问题,而是缘由是合伙人之间不够信任,钱分得不平均,这实际上跟人性的小气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经历和经历丰富的人,经常自己吃过许多亏,或许看到他人吃了许多亏,于是就很简单变得不信任他人,不时刻刻提示自己不要吃亏受骗,这在干事情中实际上是特别恐怖的。
假如你只看到吃亏受骗,看不到信任的力气,就简单堕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便失去了信任带给你的力气。假如你防备他人,他人就会防备你,这样你就会把精力和聪慧才干浪费到互相猜忌上去。我认为在现今社会要想做成事情,必定要将襟怀胸怀关闭,信任他人,有时甚至要信任诱骗过你的人,这将给你带来庞大的力气。
《悲凉世界》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牢狱释放出来的冉阿让在主教家里住,有天晚上他偷走了主教家的银餐具,后被警员抓住并带回到主教家。
主教对他说:「你为何不跟他们说这是我送给你的?还有我送给你的烛炬台你忘却带走了。」这段话让我大受震动,恰是这类充足且毫无保存的信任和爱,让一个罪犯一步步转化成对社会有效且有爱心的人。
2)夫妻一同创业,要准确对待不合。
当年,我和我的老婆张欣一起创业时,条件特别艰难。不然而外部环境,我跟她之间的关系也特别艰难。那时,我们议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是我说的她不听,她说的我也不听;在办公室里互相不听取对方看法,回家了也不听对方看法。最后没方法,我们只好分开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期间,我和张欣都开始检查。我认为我们两个之间主如果缘由是各自的背景不一样:她是在国外受的教育,曾在华尔街工作;而我则是从甘肃农村来的。所以,我们两个人实际上是两个极端,一起处事就很简单产生抵触。
其实我们俩谁也离不开谁,于是我们又走到了一起。后来,我们在一起创业的过程当中发现,本来我们认为的缺陷正好成了协作的长处。好比,她对西方国家非常了解,而我却不甚了解;我对中国情形熟悉,她对中国情形的了解水平远不如我。
所以,夫妻或协作同伴一起创业,能力及性情存在差别和互补是特别重要的,不然她会的物品你会,她不会的物品你也不会,这样就把事情延误了。从我们想领悟这个事理以后,我们的家庭愈来愈好,公司也越办越好并成功上市。
3、第三个思考:商业形式要完成盈利
目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优良的互联网创业者也获得了成功。我一直在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还曾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每个月要访问10家互联网企业。
然而在访问的时候,我却有些担忧,缘由是目前许多互联网企业不关注详细的盈利问题。好比,我之前在访问一家互联网企业时,问他们成绩怎样样,他们给我的答复是「快盈利了」。
而且,我在看了也许100多家互联网企业后发现,80%的企业只是在环绕着一个概念空空转。我认为,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技术,然而必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制造价值。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家,我想给新兴企业家一点建议:只需你是一个企业家,只需你正在创业,就应当把盈利放在第一名,假如你没有盈利能力,说明你这个商业形式也许是错的。
我认为看一个企业的商业形式可否成功,有三个关键的权衡标准:第一是看能不能够让本钱下降;第二是看能不能够让效率大幅度提升;第三是看能不能够让闲置的资源被充足利用起来。
除此以外,我认为创业者视察问题的角度不能够太窄,不能够仅局限于一个企业,还应当有历史的角度和社会的视角,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碰到困难时才有也许将其解开。
4、第四个思考:理念的力气
在我自己做企业的过程当中,我一直在视察近三十年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哪些特质。我发现,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并用这套理念沾染身旁的每个人,贯彻每件事。在这里,我也想说说自己的领会:
1)简单。
干事要力图简单。复杂会让我们堕入不能够自拔的地步。复杂一方面是来自我们旧的习惯、旧的规则、旧的礼节,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我们虚伪知识、虚伪技巧。通常,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很简单,好比过剩的装扮、过剩的构建、过剩的想法、过剩的语言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向上的民族老是简单、大气的;一个处于衰落的民族,从建筑、家居、服装、装扮到语言体现出来的多是复杂和过剩。所以,把简单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作为自己干事情的指点思惟,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常能在简单的过程当中获得成功的力气。
2)透明。
通常,当你需求隐蔽一个机密时,需求制造一股更大的力气把这个机密隐瞒住。但纸永远包不住火,不好的事早晚会裸露,所以要想获得最大的安全,就需求透明。
好比,我曾接触过一名房地产开发商,他每到一个城市投资开发,都要熟悉本地领导,与本地领导吃顿饭,这样他才会认为踏实、安全,不然心老是悬着的,要么不敢随便马虎投资,要么投资了也不放心。却不知,最大的安全感源自于把我们放到阳光下,而不是在黑黑暗。假如你放弃了阳光和透明带给自己的力气,就不也许有足够的力气把事情做成功;即使你能够获得一些小成功,也只是临时的。
3)讲品德,勇于承当社会义务。
品德是一种束缚,是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假如违反了品德和做人原则,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成功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假如没有品德的束缚,坏人必定会占廉价,占优势,那全部世界将会越变越坏。这些没有品德的人,实际上或迟或早都获得了处分。我们村庄里有一句话叫“种瓜种瓜,种豆得豆”,翻译过来就是“恶有恶报,善有恶报”。
伟大的创业者都勇于承当社会义务。我认为,创业者承当社会义务的第一步是先把业创好,尽也许把投资人投给你的每分钱都用到合理的地方,生产出优越的产品和服务,给社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物品;第二步是当创业比较成功了,公司办大了,这时候就需求更多地关注教育、环境等社会问题。
5、第五个思考:成功的规律
除过理念的力气,我还发现成功的创业者背后都遵守了三条规律:第一条是摩尔定律;第二条是通货扩张;第三条是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1)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指本钱陆续下降。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每隔 18 个月的时间,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翻一番,这意味着本钱差不多下降50%。假如没有摩尔定律,手机设备也许要占满一个房子,也不也许有今天的互联网和计算机芯片行业。
2)通货扩张。
好比,过去最受益的开发商通常的做法是:借许多钱,囤许多地。囤完地后房价连续上涨。许多开发商负债率117%、120%,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但过几年后他们都发展得特别好。这其中最根本的缘由就是通货扩张,土地价钱飞涨,让这些冒险的开发商赚了许多钱。
3)中国城市化过程。
国外没有任何一个人类迁徙活动需求几亿人从乡间搬到城里去,这个规律主要产生在中国,只有中国如今存在这样的机遇,这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市场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是创业的一个特别好的时期,缘由是旧的行业、传统行业在风声鹤唳,新的经济、市场次序在重新树立,市场优势险投资资金量特别大。这是两个次序转换的时点,出现一批有知识、有意愿创业的人,后面又有人出钱,所以目前是最好的创业时期,创业者们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