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很久,证监会终于放大招了——推出4大举措来限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据WIND统计,2016年再融资约1.8万亿,是同期IPO融资额的十倍,其中定增融资占比就高达1.78万亿。这是继2015年之后,定增融资规模再次突破万亿。
而天量定增正是A股的“韭菜大型联合收割机”,不仅收割了散户们的财富,还使得一些上市公司患上了过度融资依赖症。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同时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共计4项措施来限制过度融资行为:
其一,明确发行首日为定价基准日
将定价基准日明确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而不是原来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这将抑制定增价格和实际股价的价差,抑制市场上流行的“定增暴富”;
其二, 定增规模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份的20%。这将有效地抑制定向增发在再融资中的占比,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股债结合的工具或加快实施;
其三,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
其四,有钱不能再无限度融资了。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总体来说,新规是要减少资本套利空间,打击过度融资倾向,让发行更加市场化。
就在新规出台的今晚,兴业证券(601377)秒撤回了非公开发行方案,因为按照新规,公司在14个月之前刚刚进行了一轮融资,这次再进行非公开增发明显违背了18个月要求的规定。所以兴业证券迅速决定终止本次定向增发,并在2月20日回复正常交易。
今后受到非公开发行新规影响的可不止是兴业证券。对于某些上市公司而言,新规将是大大大大的利空!
A股这些年流动性溢价非常显著,特别是一些中小创公司,动辄百倍市盈率,让这些公司有了很强的融资能力。借助于A股平台的融资能力,这些中小创公司大搞一、二级联动(泽熙投资徐翔的套路也是如此),频频进行外延式的扩张,以至于本来要求主业突出的创业板公司都硬生生整出来了“双主业”。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些增发当初以股份支付作为对价,并多数以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这些新冒出来的股份都不是雷锋,3年后都是要解禁通过A股变现的。接盘侠何人?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
为什么不搞可转换债券或者优先股呢?小公司还真搞不了这两种再融资工具,门槛高,要求多,哪有搞定增来的爽呢——发行条件很宽松,定价时点自己选。所以定增融资逐渐成为A股的一大奇观,2016年A股再融资解禁2万亿,同比增长了30%,其中定向增发就功不可没。
只有像贵州茅台那样的优等生可以搞搞这些高难度工具,蓝筹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募集资金,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最近可转债的审批明显提速。这将有助于强者更强。
弱者以后可能更弱了,A股市场上的那些垃圾股,再想通过定增搞事情就难了,而它们财务指标又达不到发行可转债或者优先股的条件,更要等待那18个月一次的珍贵机会。这就像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戴上了再想大发展,可就难了。
不过,证监会今晚新规,对于广大饱受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收购之苦的广大韭菜们来讲,是大大的福音——“抽血机”坏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