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筑底大戏”可谓是惊心动魄,先是一波无抵抗下跌迅速击穿年线,把多方逼到墙角,上周又来个长针探底,小幅反弹,跌跌撞撞走出三连阳,今日又重新站上年线。
市场大颠簸中持有啥最好,大金融最好,这不是抗跌的问题,这是持有后就能创新高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的走势图,今日盘中最高上探至5.12元,刷新2015年7月10日以来新高。
让我们再看看保险股,新华保险一度走出17连阳,把一众人都看呆了。
但小伙伴向小记抱怨,人家的金融股是走那样的,可我的金融股咋是这样啊?很倒霉,它拿的是次新金融股。
它们是蓝筹股吗?
通常情况下,金融股被称为市场中的蓝筹股,何为蓝筹股?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是经营管理良好、创利能力稳定、连年回报股东的公司股票。这类公司在行业景气和不景气时都有能力赚取利润,风险较小。其流通市值通常超过千亿元。
可这批次新金融股真的和蓝筹不是一回事。
以江阴银行为例,超过30倍市盈率,但流通盘仅有2.09亿股,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就是一个十足的小盘股的架势。
再看看业绩,还是以江阴银行为例:
江阴银行披露2017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1.16%,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资本充足率13.87%,核心资本充足率12.68%,不良率2.41%,拨备覆盖率174.88%,拨贷比4.21%,净利差1.89%,净息差2.14%。是的,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它真的是银行股。
其实,新上市的这批银行股以农商行为主,盘子小,估值高,业绩一般,这似乎成为一种通病。种种属性告诉我们,他们和蓝筹股真的是搭不上边啊。
“伪蓝筹”的杀跌不可不防
理解了这些新上的银行股为啥算不上蓝筹,也就不难理解为啥金融股一个劲的涨,它们却没啥动静。
不过不跟涨也就罢了,这个品种杀跌起来可是不可不防啊!
这些次新金融股流通市值大,流通股本占总股本10%左右,造成流通市值只有几十亿元,由于刚刚上市,筹码“干净”,没有套牢盘,参与此类品种炒作的风险相对较低,加上这些次新金融股的流通市值普遍不大,很好发力。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经过前期爆炒后,这些股票的估值水平已经虚高,目前次新银行股市盈率依然高达30-50倍左右,这样的估值水平相当于整个银行板块平均市盈率的5-10倍,如果次新银行股的成长性高于老银行股,自然可以通过高成长化解高估值,但问题是次新银行股都是地方区域银行,获得存款能力不足,优质客户不多,营业网点有限,资本不大,人才储备和风控能力均弱于大银行,盈利能力不如很多老的银行股,高估值无法通过高成长来化解,后市一定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这部分品种的杀跌压力真的不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