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财网-专业的商业信息聚合平台
adtop
您的位置:商财网 > 教育培训

经营对外,管理对内

时间:2017-02-10 10:41   来源: 互联网    作者:李陈默    阅读量:10584   
经营对外,管理对内

当前社会中,尽管有很多人每天都在从事有关经营或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可能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管理”。甚至一些书籍中都把“经营”与“管理”定义为中一个意思。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轻率地将经营定义为“销售”,并且这一定义不断被强化,最终人们错误地认为“经营工作”就等同于“销售的工作”。其实,人们之所以会这样理解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经营能力和赚钱能力时相对等的,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赚取利益。

下面县具体阐释经营的含义。

经营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实现盈利。无论如何,企业经营者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以及持续发展下去。因此,企业有必要摒弃“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只有不断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和黏性度,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地盈利和发展。当然,如果企业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那就再好不过了。

经营是一个经济系统。所谓经济系统,就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这几个关键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所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对手企业而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部分,主要是由“产、销、人、发、财”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成为“投入”向“产出”转变的转化器。所谓转化器,就是指企业的生产销售与服务运作的经营过程。从企业的运作过程分析,企业内部生产销售与服务运作的经营系统主要由供应系统、生产系统、营销系统以及研发系统这四部分构成,只有保证它们的有效运作,才能保证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营的顺利实施,最终的生产经营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经营是向外看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的经营活动总是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所谓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 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外部环境在存有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一些例如新技术、新发明、新市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化等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创造机会。 因此,企业只有仔细地进行环境分析,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换句话说,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要做好企业经营,就必须面向市场与顾客,必须抬头向外看。

总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国内的政治方针、相关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等宏观环境,还要研究企业经营产品的行情,对顾客的需求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供求状况、竞争态势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在发现外部机会的同时避开威胁,并且学会给自家企业及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然后根据产品定位去研究企业的生产与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

经营要求企业必须考虑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规避自己的不足和劣势。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采取相关措施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优越条件,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及核心资源能力,并尽可能多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出别具一格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身的内部条件,并加以分析和利用,其中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分析(企业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以及技术等资源的数量或质量)、日常运营管理能力分析、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分析、核心业务体系分析、企业组织功能体系分析、企业文化体系分析以及研发能力分析等。

经营的核心是商业模式。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交流体系,包含所有参与者及其在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所有参与者的潜在利益与相应收益的来源及方式。通俗地讲,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就是指企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盈利和赚钱的,也就是这个企业的赚钱思路是什么。当企业把这种赚钱思路逻辑化、结构化、模式化,并形成一个系统的、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的商业逻辑构想时,这就成了商业模式。

因此,商业模式解决的是企业如何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并实现顾客价值创造来赚钱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持久赚钱的思路问题。而经营是什么?从经营的定义上分析,所谓经营,就是指围绕企业设定的目标进行“产、销、人、发、财”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是指从投入到产出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标就是争取更多的顾客,实现高额盈利。

在以上两者的概念解读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想要经营好企业,首先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赚钱思路,缺乏赚钱思路的经营都是纸上谈兵。经营思维的本质是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展一切企业活动,让用户成为这个企业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经营对外,管理对内

谈完经管之后,下面再介绍管理。管理是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从字面上讲,管理就是“管辖、治理”的意思。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通俗的说法有:“管理就是管事理人”“管理就是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把事情办好”“管理就是做事的能力”。 实际上管理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流程的问题目标化,目标的问题做计划,而计划的完成靠大家。

那么,管理又是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简单问题又如何转化成目标,目标又是如何转化成日常行动的呢?

《世界大百科全书》对此的解释是: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它的目的是要使每一个行为或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是: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的科学。他强调的是管理的科学性。

“过程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他强调的是管理的过程。

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牟取剩余”。所谓“剩余”就是产出大于投入的部分。他认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使产出大于投入。他强调的是管理的作用。

通过上述各种定义及阐述不难理解:管理是在一个组织中,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完成的一个过程、一种工具或手段、一种技能。它是在一个组织中创造出一种环境的技能。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既能作为个人来进行工作,又能为了组织目标而相互协作。 管理是能够消除实现目标障碍的一种技能,并能在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效率最大化。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管理可作如下定义: 管理是指企业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经营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切 “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供应链”等活动的总称,而管理正是针对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供应链等具体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运用。

管理的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目标优先)。企业的目标就是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追求最优的活动效果。

管理作为一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 连续循环的活动构成的 (通过职能来实现)。管理活动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的。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需要资源)。管理的效果是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管理者来说,生产经营资源的输入是稀缺的,他们必须关心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对于既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就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对于较少的输入,能够获得同样的输出,也同样提高了效率。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要有一个平台)。管理者必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管理者必须视管理环境的存在。

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主要包括组织成员的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源效率。

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的复杂性是指管理所面对的环境及影响因素很复杂。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部大系统发生各种联系,这个大系统,即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环境及行业环境等。从企业本身来说,企业目标和管理行为要考虑企业的所有者、员工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虽然各种利益相关者存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综合考虑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做出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决策,是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管理是一项科学的工作。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的理论是科学的。管理理论是对大量企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管理规律的概括。管理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应用于管理实践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只有承认管理的科学性,才能摒弃那种单凭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去管理的做法。

管理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理论的应用要结合具体的管理环境灵活运用。任何管理理论都离不开具体的应用条件,而管理者面临的管理环境又十分复杂,如何选择和应用管理理论,需要管理者的理性判断和经验技巧。同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不同国家、 不同企业,由不同的管理者应用,其效果都大不相同。 这就体现了管理的艺术性。 只有承认管理的艺术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运用管理理论,才能发挥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的创造性。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经营是对外的,以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整合、连接内外资源,解决用户问题从而获取利润;管理是对内而言的,强调通过建立工作秩序、不断改善工作效率来实现发展。经营追求的是效益一赚钱;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一降低成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搜索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