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众号“MuseEducation”(ID:muse-app);
移民帮获权转载。
芝麻老师从耶鲁毕业已经两年多了。回顾在耶鲁的四个学期,芝麻老师常常会思考,这样一段名校之旅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成长和收获?
除了光鲜亮丽的名校光环之外,耶鲁究竟传递哪些方向的价值,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成为芝麻老师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芝麻老师在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求学经历,以及他在求学过程中所学到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一、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芝麻老师在耶鲁的专业是“非洲研究”,一年级和二年级两届学生加起来刚满两位数,甚至比不上教授的数量。除了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外,每一位非洲研究专业的同学都需要熟练掌握一门非洲当地有影响力的语言: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约鲁巴语和祖鲁语中任选其一。
芝麻老师选修的是祖鲁语。语言课程的学习强度非常高,每天都需要上课。全校选修祖鲁语的人数只有三位,因而任何偷懒的小心思都绝无实现的可能。跌跌撞撞学了四个学期之后,经历了无数次想要放弃的痛苦,芝麻老师终于顺利结业搞定了这门课程。
毕业典礼上,深情拥抱祖鲁语导师,两年来每一个工作日都要跟她见面的强度融化在拥抱中,却依然挡不住我内心深处小小的困扰:学会了祖鲁语真的有用吗?
2016年,芝麻老师被选为中国代表参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金砖五国领导人峰会的青年论坛,但是留给办理签证的时间却十分紧张。最后时刻靠祖鲁语的能力说服领事馆的签证官,顺利拿到末班车的签证。
这是开始学习到熟练掌握祖鲁语之后,芝麻老师第一次感到这门语言的实际应用成果。当时间的年轮走到了2017年,芝麻老师意外收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邀请,从今年3月份开始,会作为北外祖鲁语专业历史上的首位导师,进行祖鲁语课程的教学。
面对这样一门小众到绝大多数国人同胞都闻所未闻的非洲语言,芝麻老师硬着头皮迎难而上,结业时刻已经可以达到流利阅读当地时事新闻、讨论总统大选的程度,感觉无比欣慰。
如果当初轻易选择了放弃,那么自然不会再有借助它大展身手的时机和场合。
当初并不知道会指向何方的努力,最终都不会白费。
二、永远会有人比你更牛逼!
“成长”这样一个抽象的词语对于芝麻老师来说,有两个比较直观的体验。
第一条,芝麻老师发现,“吃多了会长胖”这条常识在自己身上也是完全适用的!20岁之前,芝麻老师的食量是现在的两倍,但是体重一直稳定在一个超级具体的数字从未有过起伏。
21岁那年去台湾做访问学生以及写作新书,每天吃三顿饭plus一顿宵夜以及两杯奶茶,半年之内体重飙升20斤。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体重管理就跟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一样,是一件不可小觑的本领。
那么“成长”这个抽象概念的第二条,在芝麻老师的解读中便是,坦然地意识到,永远会有人比你更牛逼。在耶鲁这样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发自内心地承认个体角色的渺小,真诚地学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才能树立阳光的心态,收获更美好的自己。
申请耶鲁的时候,芝麻老师曾经飞来学校参与Yale Jackson学院的info session,在跟招生官一对一沟通的过程中,芝麻老师得意地亮出大学期间在各个平台上发表过的各种英文政策评论和那本在台湾出版的畅销书,对方热情地回应道:“特别棒!不过接近一半的录取者都有类似的经历,你是否还有其他更有个性特色的闪光点呢?”
那一刻,芝麻老师才明白,自己在努力奔跑做调研写论文的时候,别人同样也没有丝毫懈怠。
是的,你觉得牛逼闪闪的经历,别人或许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提前完成了,只是你暂时还不知道。在非洲研究的两年学习生涯中,芝麻老师常常惊讶于同班同学无比强大的多任务管理协调能力,为啥我的reading还没读完的时候,同学已经把阅读报告都写完了呢?一个大写的“服”!
Peer Pressure无处不在,个体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即便你天赋异禀,也总会有人比你更胜一筹。懂得团队合作的价值,用集体的力量制衡个体的不稳定性,这是耶鲁教会芝麻老师的另一件小事。
三、会玩耍和会学习同样重要!
犀利一点说,光会读书不会玩的留学生是没有朋友的。漂洋过海,异国求学,如果到头来连朋友都屈指可数的话,简直每天都要面对孤独压抑的负能量。所以,千万要记住北美留学生存第一法则:study hard, play harder!
会玩,并不一定是说玩的项目有多复杂,玩的过程有多惊险,而是合理地分配时间,劳逸结合,获得事半功倍的神奇功效。
刚入学那会儿的欢迎周,芝麻老师就愉快地跑去耶鲁校长Richard Levin家做客啦!校长先生在耶鲁服务了20年,2013年耶鲁换了新校长,于是全校又搞了舞会大party,师生们热热闹闹不亦乐乎。
然而,瞬间进入娱乐模式同时意味着,收心回到学业上也需要极速完成。常常是在party完的夜深人静时分,芝麻老师依然需要回到房间埋头苦战,奋笔疾书,毕竟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四、过程要享受,结果同样不能忽视!
当我们在说美式精英教育的时候,时常会强调他们无比在乎过程本身是否愉悦。言下之意便是,过程愉悦就好,结果圆满不圆满没那么重要。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美国学生真的更享受过程而忽略结果吗?并没有!千万不要让鸡汤文蒙蔽了你那充满洞察力的双眼。
在耶鲁,跟我同一节课的本科小哥为了期中paper的等级跟教授折腾了整整半个学期,终于在期末之际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半个等级的提升,最终得到A的总成绩。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常态化的体现,同学们分秒必争勇往直前,自然是期待理想的结果。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足够重要,但是结果同样也不能被忽视,毕竟过程和结果都是重要的体验与收获。
在这个“胜者为王”的时代,过程再曲折再艰辛,或许都不如结果本身更有说服力。
丰富的过程再加上圆满的结果,皆大欢喜。可是如果过程够丰富而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或许只能感动了自己却无法让别人感同身受。所以,任何时候,要有明确的结果导向并为之付出扎实的努力。
五、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有两层内涵:思维的开阔性也就是广度和深度,以及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这些素养,都是北美精英高等教育格外强调的。芝麻老师在耶鲁期间,研究生阶段的每门课程几乎都是一周一次研讨会的性质(2个半小时左右),然而为了每周一次的研讨会,课前和课后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
说到课前预习,最大的内容就是文献阅读,一篇篇学术论文和一部部学术著作,如小山般堆积在书桌上。没读的放在右侧,读完的放在左侧,直到右侧彻底清空,才能心满意足地睡去。
读文献的时候要扣住什么原则?没错,就是critical thinking. 学术讨论的氛围是开明的,专家大咖们的作品也从来不是无懈可击的。
教授们会格外鼓励同学们从立意、结构、逻辑、内容和结论等多个版块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无法用理工科擅长的实验方式追求绝对准确,所以更需要极具思辨性的思考方式来追求相对准确。
不盲从权威,不随波逐流,永远保持学术的独立性,愿意另辟蹊径开启逆向思维,拥抱创新,勇于批判,这是耶鲁学术生涯带给芝麻老师的最大启发。
六、永远保持对阅读的热爱
阅读是个好习惯,学术上需要,生活中更需要。大量的阅读是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要素,而阅读所带来的广阔视野和开阔胸襟同时也是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阅读学术著作,是青年学者的必备要素,只有从大量的文献中总结出规律并引导出结论,才能实现学术课题研究的闭环。
阅读的世界里大有乾坤,这是耶鲁教会芝麻老师的又一件小事。
学术之外,生活中更需要可持续的阅读之旅。事实上,阅读代表的是一种信息获取的过程。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选择获取信息的途径,如何区分甄别真实和虚假的信息,又如何从有效信息中提炼出精华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和推广,这便是阅读的深层价值。
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校园外,一个青年学者的受欢迎程度更多时候是由情商和知识面决定的,能够做到不委屈自己,不冒犯别人的同时,让大家都舒服和愉悦,这是人生阅历的厚度决定的。而加速阅历成长的一条捷径,便是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学习别人的故事,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七、谦卑,尊重不同的背景和观点
这是最后一条,但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教育的目的除了传递知识和启迪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常青藤联盟从创立之初就定下了精英属性的基调,但是对于耶鲁大学的每一位毕业生而言,不管能否成为世俗定义下的“精英”,首先都应该成为一位拥有独立人格和宽阔胸怀的个体。
非洲研究是一个冷门学科,关注和理解非洲发展以及非洲在全球角色的美国民众并不算多,而全美开设非洲研究专业的高等院校又屈指可数,因而选择这样一个区域研究的方向,对于芝麻老师的美国同学们来说,也承载了更多“国际公民”的责任 —— 更加准确地诠释美国在非洲的战略存在,同时也告诉美国公众一个真实的非洲。
选择欠发达地区作为研究方向,总是情怀与挑战兼具。抱持同理心与同情心,总是非洲研究的同学们一致恪守的原则。毕竟用充满善意的眼神观察和拥抱世界,才能对跨区域均衡发展有所贡献,也为自己塑造更加温暖的人格力量。
谦卑更不必多说。有一些人骄傲但是不够优秀,还有一些人优秀但是从不骄傲。选择做后者,可以更加从容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树立威望,赢得尊重。
就像第2条中所说的,永远有人比你更牛逼,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谦卑呢?就算你比别人更牛逼,那么选择谦卑而不是骄傲,可以让你看起来更牛逼!
勇于承认自己的短板,尊重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在理性探讨的框架内包容多元观点,这是一个优秀的学者的成长之路,更是人生历练过程的重要原则。
那些年,耶鲁教会了芝麻老师很多。2014年5月,芝麻老师从耶鲁毕业的时候,还未满25岁。回顾毕业至今两年多的成长,一个很大的感触便是25岁之后做任何尝试和决定都比25岁之前更加谨慎,毕竟试错的机会成本比以前更高。
不论你是15岁、18岁、22岁还是28岁的读者,都不妨珍惜每一次自我挑战和突破的机会,杜绝拖延症,把梦想牢牢抓在手心里。
同时,离开耶鲁之后,芝麻老师总希望自己和别人都可以尽快忘掉这样一个名校光环。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回馈名校光环最圆满的方式。永远不要让你来自的家庭、就读的学校或是供职的机构,成为你名字之前唯一的形容词。
再顶尖的超级名校,也只是漫漫人生长路上的一座阶段性里程碑,是继续勇攀高峰超越梦想的临时加油站。奔跑吧,每一位志存高远的中国青年,在你们“行路中国,探索世界”的征途中,记得从每一件微小的事情着手,不忘初心,不负光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