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斯《公司理财》辅导讲义
第一篇综述
企业经营活动中三类不同的重要问题:
1、资本预算问题(长期投资项目)
2、融资:如何筹集资金?
3、短期融资和净营运资本管理
第一章公司理财导论
1.1什么是公司理财?
1.1.1资产负债表
短期负债:那些必须在一年之内必须偿还的代款和债务;
长期负债:不必再一年之内偿还的贷款和债务。
资本结构:公司短期债务、长期债务和股东权益的比例。
1.1.2资本结构
债权人和股东
如何确定资本结构将影响公司的价值。
1.1.3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的大部分工作在于通过资本预算、融资和资产流动性管理为公司创造价值。
图1.3企业组织结构图(P5)
两个问题:
1. 现金流量的确认:财务分析的大量工作就是从会计报表中获得现金流量的信息
(注意会计角度与财务角度的区别)
2. 现金流量的时点
3. 现金流量的风险
1.2公司证券对公司价值的或有索取权
负债的基本特征是借债的公司承诺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支付给债权人一笔固定的金额。
债券和股票时伴随或依附于公司总价值的收益索取权。
1.3公司制企业
1.3.1个体业主制
1.3.2合伙制
1.3.3公司制
有限责任、产权易于转让和永续经营是其主要优点。
1.4公司制企业的目标
系列契约理论:公司制企业力图通过采取行动提高现有公司股票的价值以使股东财富最大化。
1.4.1代理成本和系列契约理论的观点
代理成本:股东的监督成本和实施控制的成本
1.4.2管理者的目标
管理者的目标可能不同于股东的目标。
Donaldson提出的管理者的两大动机:
① (组织的)生存;
② 独立性和自我满足。
1.4.3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谁在经营企业?
1.4.4股东应控制管理者行为吗?
促使股东可以控制管理者的因素:
① 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
② 报酬计划和业绩激励计划;
③ 被接管的危险;
④ 经理市场的激烈竞争。
有效的证据和理论均证明股东可以控制公司并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1.5金融市场
1.5.1一级市场:首次发行
1.5.2二级市场:拍卖市场和经销商市场
1.5.3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
1.5.4挂牌交易第二章会计报表与现金流量
重点介绍现金流量的实务问题。
2.1资产负债表
股东权益被定义为企业资产与负债之差,原则上,权益是指股东在企业清偿债务以后所拥有的剩余权益。
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2.1.1会计流动性——资产变现的方便与快捷程度。
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对债务的清偿能力越强;但是,流动资产的收益率通常低于固定资产。
2.1.2负债和权益
2.1.3市价与成本
市场价值:友意愿的买者和卖者在资产交易中所达成的价格。
2.2损益表——用来衡量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业绩
息前税前利润(EBIT):反映了在计算所得税和筹资费用之前的利润。
分析损益表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2.2.1公认会计准则
2.2.2非现金项目
① 折旧:反映了会计人员对于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的耗费成本的估计
② 递延税款:由会计利润和实际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引起
2.2.3时间和成本
2.3经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的变动额
2.4财务现金流量——企业的价值就在于其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① 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② 固定资产的变动额
③ 净营运资本投资
净利润不同于现金流量。
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与长期计划
3A.1短期偿债能力
衡量企业承担经常性财务负担(即流动性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下降可能是企业财务出现困难的第一个信号。
a) 同企业历年的财务状况纵向比——变化趋势;
b) 与类似经营的其它企业横向比较——相对地位
速动资产:指能够快速变现的流动资产;即扣除了存货之后的流动资产。
3A.2营运能力
衡量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是否有效。
比率偏低,则说明企业未能很好的利用资产。
应用此比率是存在的问题:
① 就资产的会计价值低于新资产,因而总资产的周转率可能因为就资产的使用而偏大;
② 不同行业,不同的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存货生产及销售的速度。
存货的估价方法对周转率的计算具有实质性影响。
3A.3财务杠杆
可以作为一种工具衡量企业在债务合同上违约的可能性。
负债比率反映了债券人权益的收保护程度,以及企业为将来有利的投资机会取得新资金的能力。(应经过利率与风险水平的调整,其会计价值可能与市场价值不同)
确保利息费用的支付是企业避免破产力所必求的。
只有当企业的现金不足以承受债务负担时,大量的负债才成为问题。
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是个更好的指标。
3A.4盈利能力
没有一种方法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企业是否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销售利润率或资产周转率来增大ROA。然而,由于竞争的存在,企业很难同时做到这两点,只能在二者中择一。
将资产收益率分解成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有助于分析企业的财务策略。
3A.5可持续增长率
企业不提高财务杠杆的情况下,仅利用内部权益所能达到的最高增长率。
3A.6市场价值比率
市场价格:买卖双方在进行股票交易的时候确定。是对企业资产正是价值的估计值。
3A.7小结
应注意两点:
① 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盈利性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绩效时,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即未考虑风险和现金流量的时间性;
② 各财务比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2月底——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1月中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旬):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中旬——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