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办。央视网《我要问小编》对网友提问进行解答。
网友小A问:
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7日已经在大连开幕了,这个论坛已在中国连续举办11届。李克强总理曾用“十年树木”来形容它的成长。那么10年来,夏季达沃斯论坛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什么?透过本届论坛,我们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经济呢?
小编答:
6月27日至29日,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即我们常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李克强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致辞。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位政、商、学等各界精英齐聚大连,共同商讨“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自夏季达沃斯论坛2007年“落户”中国以来,大连和天津两座城市轮流举办,迄今已是第十一届了。这期间,世界经济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长期的经济低迷和脆弱的经济恢复;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则逐步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亦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全球都渴望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模式的这一大背景下,论坛始终关注寻求恢复增长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创新、产业组织模式调整等话题。论坛还紧扣时代脉搏、融入中国元素,架起一座中国与全球精英对话交流的桥梁。
2007年迄今,中国经济经历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兴起等一系列与世界经济调整既同步又有差异的过程。
通过对历年论坛主题的梳理,小编发现,除全球经济的宏大命题必不可少之外,聚焦中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是历年论坛的特色之一,其中亦清晰可见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变迁。
“十年树木”,200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诞生。有评论认为,这与当时我国经济的盛况密不可分。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创1993年来之最。因此,此次论坛以“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为主题,三天会议,话题没有离开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巨大商机,凸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肯定。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初见端倪,世界经济前景一度低迷,但这并不影响当时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一年的论坛主题为:“下一轮增长的浪潮”。据媒体报道,当年仍有超过53%的参会人士认为“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看中国”。
2009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之下,中国率先从次贷危机中复苏,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经济的强韧。基于此,畅谈“重振增长”成为此次论坛的主题。
之后两年,“增长”这个关键词继续出现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2010年谈“可持续增长”、2011年“关注增长质量,掌握经济格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之下,与会嘉宾们看好中国经济,期待中国智慧能助力世界经济更优质的增长。
从2012年起,世界经济弱势复苏。中国开始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此为背景,创新成为连续三年的论坛主题:“塑造未来经济”、“创新:势在必行”、“推动创新、创造价值”。创新这把“金钥匙”,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排名继续攀升,从去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中国也是唯一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国家。
自2015年起,转型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热潮。从“描绘增长新蓝图”、“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到2017年本届论坛主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我们再次看见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探寻具有十足现实意义。
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断增强。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经济增长6.9%,尤其是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二季度保持了一季度继续向好的态势。
当前的中国,正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抓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机遇,全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就业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的10年,是中国向世界不断开放的10年,也是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10年。
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商品、资本、人员流动,使生产者有了更大的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此。而要更好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推动包容性增长,更离不开中国自身的努力。
“中国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中国经济结构和品质的改变与提升,使经济增长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给世界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据此可以期待,未来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文/蔡纯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