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财网-专业的商业信息聚合平台
adtop
您的位置:商财网 > 民生关注

江苏如何顺应新一轮全球创新要素流动的客观趋势

时间:2017-01-21 13:56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如思    阅读量:8893   

原题目:江苏如何顺应新一轮全球创新要素流动的客观趋向

新年之初,我们带着探访、希冀和思考,走进苏南、苏中、苏北七市。

江苏如何顺应新一轮全球创新要素流动的客观趋向,理性标定聚力创新的现实方位,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道路,在更加开放和包容中激起出引领发展的创新动能?

从南京、苏州、无锡,到南通、扬州,再到徐州、宿迁,我们一次次感觉到聚力创新的现实脉动,领略到内生驱动的蓬勃豪情。

一个个举动迅速落地,一项项政策精准对接,亮点频现的“动作”营造出史无前例的“创新浓度”

1月3日,苏州。市长曲福田一见面就拿给我们一本还披发着墨香的“苏府1号”文件,104页的文件聚焦一个关键的热词:创新发展。此前一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五地13位智库专家受邀“对话苏州”,刮起了一场“聚力创新——苏州如何引领”的“头脑风暴”。

1月6日,无锡。“人才是聚力创新的核心要素,要舍得下大力气、花大投入。”市长汪泉告知记者,无锡市在打造“太湖人才筹划”升级版中,引进人才个别综合搀扶可高达1800万元。市委市政府提升政策“含金量”,意在引进更多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

1月13日,南京。副市长谢志成向记者透露,省和南京市共建的“江苏省产权技术交易中心”马上正式上线,一批技术公司、金融公司正在陆续入驻。与此同时,多方酝酿的500亿元产业基金也马上推出。

假如说这些使人注视的一个个“动作”,传递出苏南推动创新举动落地的快节拍,那么苏中、苏北的行动则体现了拉长短板的决心与气魄。

1月9日,扬州。扬州在新年之初出台的“2号文件”,已第四次把眼光聚焦于服务企业,今年的服务重点是各类创新型企业。

1月10日,徐州。我国云计算、大数据的领导厂商“海潮”签约入驻,他们将与市政府协作,构成完整的大数据“双创”生态。此前,微软“云暨移动运用孵化平台”、甲骨文区域总部已落户徐州,IBM、华为、中科、曙光等也纷纷在徐州布局生根。刚加入完签约典礼的徐州市市长周铁根难掩高兴:“徐州已从‘兵家必争’之地变成‘商家必争’之地。”

1月12日,宿迁。一批含金量高的“工具箱”政策正在本地酝酿出台,包含减税费降本钱、增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风险赔偿资金池等“工具”。

力度催生热度,热度彰显浓度。一个个行动给我们展示出使人欣喜的图景:江苏引领创新的壮大动能正在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热流正在汇成。

宏阔开放的全球视野、系统引领的产业思想、核心技术的前沿追踪,处处呈现出理性的江苏选择

创新行动需求先进的创新理念引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创新”,为江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标定了明了的实践方位。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看,江苏经历了从州里企业突起的“资源红利期”,到引进内向型经济发展的“模拟红利期”, 再到今天走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红利期”,一路前行,不一样的发展阶段付与了不一样的创新内涵,也陆续地提升人们对创新发展的认知与思考。

新视野引领新布局。在深入采访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各地的决策层和企业家们,思考多于亢奋,淡定多于急功。在苏州、无锡、南京,不管是政府新型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还是重大创新平台的搭建,抑或是实力型跨境企业“创新链”的目的定位,人们的视野日益宏阔,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意识更为自发。苏州市经信委主任周伟介绍,为强化先进技术的引领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州已有很多企业在美、德、澳等国设立了离岸人才孵化机构,其成果基本上都在本地孵化,市里对此类人才相同赋予嘉奖。无锡市在物联网、智能制作、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布局上,寻求的是要在将来全球有关产业细分领域中能有几家最强的无锡企业。

新思考厘清爽定位。与苏南对比,南通和扬州各自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差别显著,然而也有相同点:两地都毗邻上海、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聚力创新,聚什么力?南通的答复是,聚人才之力、载体的承接之力,以其要素本钱凹地的优势,主动承接上海各类创新成果的溢出转化。”南通市长韩立明在思考,南通人也在思考。扬州城市精致,生态幽美,生活安适。扬州市代市长张爱军以为,精致安适的扬州还缺乏创新力度,需求找准本身的发力点。面临扬州与南京城际之间的落差,扬州对准的是南京非核心竞争的“大院大所”。在错位中引进,在差别中求胜,成为扬州创新发展的理性选择。

新理念拓展新境地。老工业基地徐州聚力创新的道路在哪?市长周铁根以为,徐州必须从本身的“断点”上寻找创新。他们全力构建完善的“产业+高校+企业+平台+人才+金融+政策”的创新协同圈,加强区域性要素本钱和整体创新生态的吸引力,一批国内和全球的产业巨头纷纷落户徐州进行新一轮战略性布局。南京是科教资源富集区,他们的着力点是提升各类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转化能力。“研发成果不等于创新发展。”南京市副市长谢志成说。南京梳理出全市各大高校、大院大所科研成果,“一表清”后与企业精准对接。

从单一的政策支持到完整产业系统的构建,从新兴产业的战略性选择到自发的同质化舍弃,人们对聚力创新的认知更为深入,对创新发展的定位也更为理性。

“链式创新”与“系统式布局”兼容,“高端要素集聚”与“低端挤出效应”并存,变化中的新趋向语重心长

在变中求新,在新中求进,在进中冲破,江苏面临着挑战,也生长着希望。

采访中我们深入感知到创新发展的现实压力。劳动力和土地的红利在陆续消失,引进创新要素的本钱在迅速上升,政策性让利的吸引力在渐趋弱化,过去所依附的发展道路走不通了,重塑新优势、摸索新道路的请求尤其迫切。

采访中我们充足领略到聚力创新的蓬勃力气。省委书记李强提出的“创新四问”,激发了苏州全市上下的热议,激起出引领创新的豪情。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和南京世界智能制作大会的平台搭建,不只拓展了无锡、南京新兴产业布局的宏阔视野,也为全省创新发展标定了未去道路。

这些都在同一时空中交汇激荡,由此催生出一系列使人注视的新趋向。

“链式创新”与“系统式布局”在开放中走向深度融合。苏州制作业规上产值达1.51万亿元,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作等七大新兴产业的产值也分别达到1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量级,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关联度与融合过活益密切,对准创新链安排产业链的意识也更为自发。现在苏南各地已广泛完成从项目招商向依托产业链“招所引院”、从引进“世界工厂”向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深入改变。

“高端集聚效应”与“低端挤出效应”在分化中凸显。从苏南到苏中、苏北,我们发现对新一轮创新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高端创新资源全球性流动与区域性集聚趋向尤其显著。无锡市已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0多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500余家,省属科研院一切20多家,省级以上外资研发中心冲破50家。与此相顺应,产业低端要素的挤出效应在陆续强化,构成了两极分化格式。苏州从2014年起至2016年,前后淘汰低值低效生产企业3347家,将来3年还筹划淘汰2000家。

“高铁网”叠加“互联网”加速重塑区域创新优势。记者发现,高铁时期的交通疆土与创新要素资源流动散布趋向渐趋“重合”。位于高铁线上的徐州,距上海和北京都只有3小时,加之创新要素本钱较低,现在拥有了堪比苏锡常的区位优势,博得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落户布局。而互联网则让宿迁产生了推翻性变化,成为使人注视的电子商务大市,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40亿元,开设的经营网店5万余家,带动有关从业人数45万人。

机会在前,目的在前,聚力创新的江苏正以稳健的步履奋力前行。

本报记者 金伟忻 汪晓霞 杭春燕

任松筠 陈炳山 顾巍钟 陈 明

智库视点 >>>

共享创新红利

亟待加强“三力”

卞志村

为完成“十三五”规划和高水平整体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光鲜提出“聚力创新”,为江苏注入了发展新动能,标定了实践新方位。走向“创新红利期”的江苏,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对比,还存在很多短板,发展理念要刷新,发展方法要改变,在新的发展节点上,需求有大视野和大思绪,需求以更大力度去摸索新的道路。

要加强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充足施展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用处,健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政府部门有用施展各自功能的体制机制,整体提升国际国内各类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和配置能力。

要加强创新生态的吸引力,增进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基于技术、人才、规则、文化、运作形式、市场等创新要素,尽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创新生态系统,陆续提升创新的方便性、宽松性和包容性,构成创新的“场效应”。

要加强创新的耐久力,尽力打通科技与市场之间的“堵点”,处文科研成果价值“蜃楼海市”现象的“痛点”,加速构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持的经济系统和发展形式,通过“聚力创新”真正完成创新驱动,产生创新链式反响,耐久地获得“创新红利”。

(点评者为省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搜索

adr1
adr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