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维码应用被国外标准垄断
时间:2017-01-23 15:04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安远 阅读量:8522
不久前,一则捏造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的案例激发普遍关注。为上海迪士尼乐园提供票务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某公司员工,利用技术破绽窃取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二维码票号2600余张并制作贩卖伪钞1700余张,非法获利49万余元,给上海迪士尼乐园形成80多万元亏损。 从各类单子到互联网应用再到工业、政务等领域,二维码的普遍应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随着着庞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专家表示,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行自主标准,用自家的“锁”才能够守住自家的“门”。 二维码信息安全问题频发 资深“淘宝族”张女士不当心掉进了网购圈套。她在一家网店购置衣物的过程当中,雇主引诱她扫二维码,在被请求输入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后,雇主又讨取了手机验证码,致使银行卡内数千元现金被盗走。网店卖家发给张女士的二维码,背后链接的是一个钓渔网站。 日前在惠州、深圳、西宁、青岛等地出现了造孽份子打着交警执法的幌子,假装交警法律文书来行骗。车上被贴的“罚单”上,印有二维码迅速缴费通道。扫描二维码后,会进入支付转账页面,引诱车主转账缴纳“违章罚款”。 业内专家表示,二维码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经济运转安全、公共安全和百姓生活息息有关,但信息安全破绽也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庞大风险,而有关管控则相比较滞后。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今我们大批应用的是国外的二维码技术,其开放式的市场应用形式致使了各类安全问题频发且难以有用监控。”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实施秘书长张也平说。 国外标准垄断二维码市场应用失控 据介绍,如今我国普遍应用的是日本Denso公司1994年研制的迅速呼应码(QR码)。因为当时国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技术,2000年QR码成为我国国家标准,并普遍应用于政务系统、智能制作、金融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 “如今国内的二维码市场几乎被QR码占领,但QR码专利既没有在国内请求,也没有放弃专利权;2015年QR码公布了新的技术标准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但国内市场仍在无偿应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随时也许产生严重的知识产权风险,甚至也许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运转安全。”张也平说。 张也平表示,为了达到市场垄断目标,QR码采用了全市场免费开放战略,致使我国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网络下载生成和解析二维码,并通过前台的手机进行实时解码,但没有后台对前台解析的内容进行辨认和监控,出了问题常常没办法锁定义务主体。 破解困局关键在于推行国标 如今我国共有5项二维码国家标准,除过日本QR码、美国PDF417码,还有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汉信码、网格矩阵码(GM码)、密切矩阵码(CM码)3项国产标准。因为QR码推行较早,应用范围也最为普遍,但QR码专用识读机具、标签生成设备等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都掌控在日本企业手中。 另外,美国PDF417码是由美国Symbol公司创造的一种公布的技术标准,在多个国家普遍应用于身份辨认、证件管理、物流运输等领域,我国飞机登机牌二维码、部分快递单据二维码等应用的是PDF417码。 “特殊是日本企业在我国大力推行QR码标准,已经取得了硬件设备的垄断身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说,只有以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核心技术和相应的中国标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才能够将信息的“根服务器”树立在中国,从而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防止国外标准带来的专利风险。 “实际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汉信码、GM码、CM码的标准能力、技术水对等都不低于国外标准,彻底具有调换QR码和PDF417码的技术标准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理事长徐顺成说,国产标准因缺少政策搀扶和驱动而迟迟不能够有用应用,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自主二维码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兴起,国家产业部门开始慢慢珍视二维码标准的建设工作,但在标准化的落实和应用方面,缺少政策层面的办法和推进力度,关于如今出现的二维码信息安全问题也缺少有用的监管指点和调和机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