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财网-专业的商业信息聚合平台
adtop
您的位置:商财网 > 民生关注

“送”改“种”:茌平县农民成农村文化主角

时间:2017-02-09 11:01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张璠    阅读量:18966   

王先明本报记者程鸿飞

“秧歌扭熟练了,学广场舞总想着秧歌步,广场舞跳得可难看了,经过张老师手把手地教,终于区分开秧歌与广场舞。”山东省茌平县冯屯镇望鲁店村农民路彩凤高兴地说。路彩凤是村里的秧歌队员,秧歌步与广场舞两者的区分,她纠结了很长时间,一直感觉别扭。经过城里下乡老师的指点,她很快掌握了广场舞的技术,没过多长时间,就拉起了一支50人参加的广场舞队伍。

路彩凤说的张老师,是县农业局退休的女干部,她3次获得县市广场舞三等奖。去年3月,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农村文化活动推广团。先后在冯屯、杜郎口等3个乡镇38个村推广广场舞,指导广场舞技术人才55人。随着时代变化,广场舞走进了农村千家万户。路彩凤特别喜欢当下时兴的广场舞,早就想带领村里年轻小媳妇、中年妇女组成自己的广场舞队。秧歌是扭、广场舞是跳,扭和跳技术要领难坏了路彩凤。

去年初,该县农业局退休干部路娟,下乡扶持农村场舞。路彩凤很快学会了3套广场舞动作。没过一个月,她就组织起了一支30人农村广场舞队。在县里的“老师+演员”指导下,该村成立了5支广场舞队、3支秧歌队、一支大妈演出队。日常参加农民人数达到了300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振兴办事处周楼村农家乐团,起初农民一起合奏老跑调。原因是伴奏的农民缺少专业训练,弹、拉、吹总是不在一个调子。该县一中退休音乐老师张明亮,下乡帮扶时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对乐手分别指导合练技巧。效果明显,不到半个月时间,农家乐团就能完整地合奏“苏三起解”“铡美案”等20多首戏曲节目。现在该乐团能独立拉出去为农民演出,每到天黑的时候,乐团吹、拉、弹唱响起来,每天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在村里,会弹奏乐器的农民很少,能把这些‘能人’聚集在一起合奏更不容易,多亏了县里文化下乡扶持措施,助推了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开展。”该镇文化负责人徐燕说。办文化,离不开懂文化的人去加以指导、整合、点拨。据了解,振兴办事处总共有23个村,村村选拔了5—10个农村文化骨干。采取村镇提供资金进行帮助扶持,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等方法。为农村注入了文化新元素,培养了一批具有新风貌的新型农民。一年来,该镇共组成秧歌队、庄户剧团、广场舞文化队80个,带动了农民自办文化活动。

送戏送文化下乡,不如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农民富了,闲暇的时候也多了。农村急需文化活动来弥补农民文化生活。该县注重“种”文化,变文化“输血”为自身“造血”,让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角,使各种文化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生芽。县文明办、文化局、教育局等8家单位牵头,建立了戏曲、广场舞下乡演唱活动培训中心。从事业、行政单位退休文艺人员中,组织了6个培训小组共计50人,下乡进行艺术文化指导。对农村喜欢文艺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共培训乡村文化骨干3000人,促进了农村文化推广。

“种”文化激活了该县农村文化的一池春水,涌现出农村庄户剧团、秧歌队、舞蹈队等220个,各类文化群体在农村兴起。他们通过开展各种趣味十足的竞技比赛,以特有的方式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文化活动常驻农村街头。目前,3万农民自办京剧、秧歌、广场舞等文化活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搜索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