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爷涅槃》是北京人艺30年前的一出好戏,并成为该院的保留剧目。如今编剧刘锦云操刀将之改编为秦腔,由宁夏秦腔艺术剧院演出,让狗儿爷唱起来,舞起来,再次带给人震撼。
《狗儿爷涅槃》是一出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农民苦难、审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农村政策的好戏。它讲述了三代庄稼汉半个世纪追求发家梦的故事:解放前,狗儿爷的父亲遭地主逼债,为保自家地,活吞小狗崽,抱恨身亡;翻身解放,狗儿爷分到地主家的高门楼,买马买车买地,但忽然一声令下,这些全归了集体,狗儿爷疯了,媳妇也跟了别人;其子陈大虎改革开放后重拾发家梦,办了采石场,为修建大道,要拆除高门楼,狗儿爷在门楼下燃起一把大火,他的发家梦在火中涅槃,给观众留下了无穷想象。
在编排上,本剧打破了传统戏曲顺向的时空进程,通过交叉时空、逆向时空、阴阳时空的结构方法组织情节,使演出充满了跳跃性、多变性,并在多变的时空中保留了戏曲强烈的虚拟化、写意性的特征,体现了戏曲美学精神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剧中,当李万江与狗儿爷的前妻冯金花入洞房时,疯疯癫癫、不明真相的狗儿爷抱着板凳,躲在洞房的窗下偷听。此时,屋里屋外两个空间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它们彼此衬托,从而加强了狗儿爷人生命运的悲剧色彩。在洞房内外的两个空间中,同时出现了背媳妇的场面。舞台前区,狗儿爷喜悦地背着一条板凳,把它当作拟人化的媳妇冯金花,回想到了当年与她成亲的情景。舞台后区,李万江背着狗儿爷的媳妇进了洞房。编导把两个背媳妇的场面同时呈现在舞台上,使观众更深切地领悟到人生的悲凉和历史的残酷。
导演张曼君对于舞美道具板凳的多样化使用是剧中的另一大亮点。板凳既是空间样式,又是视觉造型;既是演员表演的支点,还是主人公情感投射的对象。开场时,舞台上就出现了七零八落的板凳,在灯光的明灭中,场上的板凳和群众越来越多。他们以样式新颖的群体定格造型,营造了一幅农民生态群像图。随着全剧事件的发展,板凳不断被拆卸组合,时而成为芝麻地,时而成为逃难的行李,忽而又成为表演的高台,直至成为想象中的新娘等。导演用极端化的舞台样式,盘活了舞台空间,外化了人物心灵。
扮演狗儿爷的是梅花奖得主李小雄,他的表演质朴而有激情,符合人物性格。他将狗儿爷发财致富的野心、遭受打击后的疯癫表演得活灵活现。剧中这个人物跳进跳出,经常转换,但李小雄却能做到入情入理,表演得游刃有余,并充分发挥了秦腔独有的高亢与雄浑的唱腔,将狗儿爷对土地的极致化、极端化的情感以及其自身老实却又狡黠的一面表现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31日 12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