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5日在上海首飞成功,但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有人说C919中国人只是造了个壳子。然而实际上,即使是波音空客,也不可能生产所有零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有这样的声音:自主品牌车企只是造了个外壳,装了三电系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在传统汽车领域,国产汽车由于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技术积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被世界汽车巨头远远抛在身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差别,就是动力系统,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即绕过了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的限制,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到底有没有差距,差距有多大?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这里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三电”是新能源车企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吗?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通常称电机、电池与电控的“三电”技术为核心技术,因此有人士表示,大部分的自主品牌仅掌握了整车控制器和三电集成技术,因此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只是造了一个壳,东拼西凑了一辆车。那么问题来了,“三电”技术是不是新能源车企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国外新能源车企是否实现了“三电”技术全覆盖?
特斯拉之于电动汽车犹如苹果之于手机,我想任何对电动汽车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以特斯拉技术为例,目前,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选用了松下提供的18650电池;电机方面,特斯拉采购的是台湾富田电机交流感应电机,通过一些专利技术提升了功率重量比,这方面其实算不上太先进;电控方面,特斯拉对电机、车内电子设备的控制也较强,但除了电池控制系统以外没有绝对优势。作为一家在新能源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特斯拉总体来看,在“三电”技术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当然,也有掌握了“三电”技术的新能源车企,以垂直整合模式的比亚迪为例,从模具到雨刮刷、轮胎等,比亚迪一辆车差不多70%的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王传福表示,技术创新层面,汽车各个部件是相互作用的,分散到由各个零部件企业分别研发创新,很难达到统一性效果;成本层面,供应商做创新,永远不会告诉厂商部件真实成本。因此,垂直整合是比亚迪的一个既定战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