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财网-专业的商业信息聚合平台
adtop
您的位置:商财网 > 热点观察

回家过年的那些新事

时间:2017-02-11 13:52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醉言    阅读量:17686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或许最能诠释中国人对农历新年的概念——无论离家多远,总要举家团聚。尤其对身处异乡的游子而言,每年春运更是避不开的话题。

今年春运,我省的交通运行情况如何?互联网时代下,春运是否也在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本报记者就来略说一二。

出行趋势

1月26日,大年廿九。这天一早,在福州工作已有5年的吴女士洗漱完便匆匆出门,她准备搭飞机返回老家成都,“春节机票比平时贵了不少,但能回去就很开心”。出门后,她直奔家门口的秀山地铁站,搭乘刚通车的福州地铁一号线来到福州火车站,继而步行到附近华威汽车客运站的空港快线候车专区换取登机牌,搭乘班车前往机场。“随着城市交通逐渐完善,各种交通实现无缝接驳,回家比原来容易多了。”她说。

去年8月,福建空港快线有限公司联合华威汽车客运站开通第9条城区到机场高速直达班线,50分钟就可达机场。公司还在客运站内设立空港快线候车专区,配套全省首个“城市值机”试点,铁路空实现无缝联运。

多种方式的接驳,正让旅客出行越来越畅通。而从另外一些数字的增减中,也能反映出今年春节不一样的出行趋势。

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黄金周7天,全省公路发送旅客1187.49万人次,同比下降6.0%;水路80.73万人次,同比下降5.2%;而铁路发送旅客20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民航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

业内人士分析,公路、水路发送旅客量的下滑已成趋势。首先,省内及周边高铁、动车线路不断增加,让与高铁平行班线的公路客流量、实载率均大幅下降,这说明大家更愿选择省时、舒适的高铁和动车出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成为返乡的重要工具,加之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免征通行费的政策,让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总流量(免征)达871.48万辆次,同比增长11.01%。

春运新风

除了被高铁和私家车分流,全省道路水路客运量下降还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网约车出行”。春节期间,不少人选择“拼车”和搭“顺风车”回家。本月3日,滴滴公司公布跨城顺风车春运阶段性数据,数据显示滴滴顺风车在春运期间共运送420万人次,甚至在除夕之夜22点至次日早上6点,还有高达7万人次“顺风”出行。

在厦门从事软件行业的刘先生一家就选择预约滴滴顺风车回龙岩,应约的车主是同样在厦工作的老乡。刘先生说,选择顺风车主要是为了时间和出行方式上更灵活。

“之前因为没确定回家时间,一直没买车票,而顺风车只要提前一两天约好车主就成,还可上门来接,更便利。”刘先生坦言,选择顺风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里宠物狗春节无处寄养,火车和大巴都不能随身携带宠物,而顺风车只要车主同意就不成问题。

大数据显示,春运期间,选择跨城顺风车返乡的福州和厦门市民中,携带宠物出行的人数分别达3.9%和1.3%。

据滴滴出行公关部李玫预计,2月11日元宵节到21日春运结束,还将有更多人通过滴滴顺风车返程。“我们预计2017年春运滴滴顺风车将运送840万人次,为去年的342%,相当于春运期间全国高铁客运量的11.8%。从节前春运数据和节后预约情况来看,这一数字不难实现。”

别样温暖

1月18日凌晨,天还没亮,老家在江西赣州的段东阳便骑着摩托车赶到中国石油晋江荆山加油站,眼前一幕让他震撼:数百辆摩托车有序排开,等待加油后回家过年。

6时50分,浩浩荡荡的铁骑队伍从这里出发。与之同时,厦门坑内、福州森茂、漳州龙江路、泉州江滨等油站的成百上千辆摩托车也一起出发。目的地:家!

段东阳已在泉州打工十几年,薪水不高的他决定采用最经济的方式——骑摩托回家。

即将出发时,他穿上油站赠送的反光背心,工作人员还给他发了一张返乡地图。

这是中石油帮助铁骑返乡公益行动的第一天。为减轻骑行的不适,今年中石油的公益帮扶变得更精准,除免费加油、发放反光背心、帮忙联系摩托维修、购买保险外,还扩大到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省联动,并将帮助时间延长。据统计,截至1月27日,中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共帮助2953人铁骑返乡,各加油站共服务32306人次。

不过,帮助的铁骑数量在逐年下降。中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党群工作处处长陈上元说:“这证明,大家选择更安全的交通工具回家了。”

铁骑回家的兄弟少了,而选择“逆春运”的在增多。

1月22日,老家在四川达州的小伙子刘健,在福州火车站迎来父母和妻女。刘健说,由于在福州的建材生意忙,自己已两年没回老家了,都是把亲人接到福州过年。

据福州火车站副站长李友铭介绍,福州站22日发送旅客11.25万人次,同比增加约7%;到站人数8.6万人次,同比增加超40%,其中不少旅客是特意来福州与家人团聚。

有关专家认为,“逆春运”的背后,是我国城乡、交通、民众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民众出行越来越便捷。外来的年轻一代思维活跃,更希望让父母亲人来东南沿海与自己过春节,既享亲情,又能旅游。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搜索

adr1
adr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