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科技扶贫激发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
新华社记者李松、柯高阳、胡喆
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国科技部门聚焦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科技、人才资源短缺两大短板,实施智力扶贫,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激发了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
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科技化解扶贫产业“心病”
春耕时节,重庆永川区新建村1500亩生姜基地里,农民正忙着搬运种姜、浸种催芽,干得热火朝天。永川是远近闻名的生姜种植大区,也是扶贫骨干产业。但生姜抗病能力弱,容易暴发姜瘟病,一旦染上,会大面积烂姜,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心病”。
针对这一问题,科技特派员、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刘弈清带领技术团队,对生姜病原物分子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进行脱毒种姜的繁育。经过试验,培育出脱毒种姜新品种,并实施了规模培育。
“脱毒技术使种姜不携带病原,脱毒种姜品种复壮率100%、纯度99%以上,抗姜瘟病能力显著增强。”刘弈清说,依托技术攻关,降低了种植风险,新技术推广能让商品姜单产提高30%以上,全区上千姜农因此受益。
“扶贫需先扶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通过精准实施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等一系列行动,可以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告诉记者,国家将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向贫困地区转化推广5万项以上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同时,到2020年,全国类似刘弈清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对10万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帮助引导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实现精准脱贫。
科技创业新风尚:让贫困户当上“产业合伙人”
科技扶贫,不仅是让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解决发展难题,也通过创新利益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带着农民一起干,通过科技创业,在一线直接参与扶贫产业建设,成为扶贫户的“产业合伙人”。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石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座小县城里,听说过谭建兰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但要问起“谭妹子”,种植辣椒的农民无人不晓。
谭建兰作为重庆创业扶贫科技特派员,创建三红辣椒生产合作社。近几年她组织技术服务队,向农户示范种植辣椒新品种,推广漂浮式育苗、地膜覆盖种植等新技术,在全县建起了2万多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
随着“谭妹子”辣椒在市场受到欢迎,谭建兰还主导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产品由合作社包销。2016年“谭妹子”产鲜辣椒1.6万余吨,带动了1.2万农户户均增收0.9万元。
革命老区井冈山市,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万亩有机茶提升及加工”科技专项,在全市建立3个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帮助贫困户每人栽种一亩茶,“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确保三年按期脱贫。
徐南平说,科技创业扶贫,是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的手段,科技部将指导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建设“星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实现技术、土地、资本、劳动力的有效融合,激发贫困地区创业活力。
懂技术、有知识:科技培训“孵化”贫困地区人才
记者采访发现,要使科技扶贫发挥长效机制,关键还需要培育一大批懂技术、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让科技培训成为“孵化器”,带动贫困地区人才成长。
根据国家《科技扶贫行动方案》规划,全国将加强对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年培养1.5万名左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脱贫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在山西省临汾市,从2015年以来,先后已有1.4万多农民接受科技培训。临汾市陈家岭村果农高彦成就对“科技扶贫培训班”赞不绝口。“以前种果子就想着多种树、多施肥,产量就大,结果果子质量反倒不行。现在专家下地手把手教修剪、施肥,讲解通风、光照、间伐注意事项,咱农民收获不小。”高彦成说。
重庆农广校万州分校校长付玲也把农技培训讲堂开进了田间地头。付玲说,要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种植技术,就必须引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让农民愿意学、学得会。
付玲开设的“田间课堂”,围绕万州柑橘、猕猴桃、蔬菜等骨干产业发展难题,针对性很强。课程环节先由学员分组,讨论目前的农事活动和技术难题,接着各组小组长分别上台介绍,并听专家现场点评,最后是走进田间地头直接操作、指导,好懂、管用。
种植大户熊同正是万州区龙立村第一批“田间课堂”学员。他告诉记者:“以前农技培训,不少是填鸭式的,效果不是很好。现在农技专家讲课直接与农户种植相关联,不仅讨论生产技术问题,还指导怎样判断市场、如何应对风险,大伙儿都有兴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