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车企都关注的中国碳积分政策,会走向何方?
这封信针对的是《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双积分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关于《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博弈,这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
◎ 《汽车人》记者 刘响林
中国的碳积分政策,真是牵动了全球车企的心。
据路透社报道,全球四大汽车协会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和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AMA)已联合向中国工信部部长致信,要求中国政府延迟或放宽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配额计划。
这封信针对的是《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双积分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关于《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博弈,这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
从2015年开始公开论证,到2016年8月,发改委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9月,工信部发布了《双积分管理办法》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两大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文件,“碳积分”一词迅速占据大众的视野。
工信部要求车企2018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12%。政策一出,立马激起德国企业紧张情绪,德国媒体《南德日报》和《明镜报》报道称,部分车企担忧这将阻碍其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关于碳积分,在中国燃油车销售体量越大,越是难以应对。因此德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抱怨上述规定使得他们在同中国同行竞争时优势锐减,原因是他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上述规定。
2016年11月,德国经济部长Sigmar Gabriel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京会面时,已提出了放宽电动和混动汽车生产配额规定的问题。对此,苗圩回应称,任何在中国生产的德国制造商都将受到与中国企业平等的对待。双方的谈判没有任何实际进展。
调整之后,新能源积分政策实施时间将延期至2019年,且政策实施第一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降至2%。其他被列入考虑的方案还包括:车企新能源积分短缺的部分可以在随后几年内补齐,积分可由同一个汽车集团下的多家企业之间结转。
消息一出,德国车企为之一振,认为这是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既有优势地位的“重大利好”。
直到6月份,路透社还有消息称,李克强在与默克尔在柏林进行了会谈,两位领导人同意将8%的要求拖延到2019年,并允许第一年不能满足配额的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后面的年份进行弥补。
出人意料的是,6月13日,工信部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官方网站上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这份草案与去年9月份发布的方案基本没有变化。不仅新能源车积分配额和满足配额的时间点没有改变,并且规定新能源积分不能在不同年度间结转。
对此,外媒称,这项条例草案坚持严格的电动汽车配额,无视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本月初进行的让步协定。
加上草案规定,将要求整车企业按照中国国内的业务规模,生产和销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中,不包含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普通混合动力车。日媒也抱怨中国在布局“驱逐”日系车。
中国的碳积分政策,扣住了全球车企的脉门,为此全球四大汽车协会联手“公关”。
专家认为,这些跨国车企不断提出将电动汽车碳配额推迟执行,既表现出他们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中国碳配额法规,也从侧面暴露海外车企对于自主品牌在这一市场布局带来的竞争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压力。
政府坚持对电动汽车配额不变的立场,没有妥协和让步,再次证明发展新能源的强大决心。
不过,征求意见稿再严苛,依然是草案,还没有到最终定论的时候。关于《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利益博弈,这不是一个结束。中国车企应该抓紧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的霸权之争中,占据鳌头。(《汽车人》记者/刘响林)【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