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件事,可以简单,但不可以含糊。
成为一个智慧的吃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耐心,更要简单粗暴
这 20 条关于吃的科普小贴士赶紧收好了。
1. 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
水果打成果汁,破坏了原本水果的营养元素,却浓缩成了一杯糖,会月半。
2. 食物相克别相信
吃东西时不舒服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食物不干净、吃的方式不对,或是乳糖不耐受,只是碰巧多吃了另一样东西罢了。
3. 冰箱不是保险箱
放冰箱时要生熟分开、分类存放,还要按照温度分区存放。
4. 以形补形不靠谱
那些说吃核桃补脑、木瓜丰胸、吃鞭壮阳的,我就想问,吃鸡翅膀能上天吗?吃瘦猪肉到底变瘦还是变成……
5. 保质期长的食物,不代表添加防腐剂
高糖、高盐、缺水的环境,就是天然的防腐剂,比如蜂蜜、各种干货。此外,一些食物里充满了菌种优势,让别的菌种无法在这里「安营扎寨」,比如酸奶,也不用添加防腐剂。再就是已经过灭菌处理的食物,比如超高温灭菌(UHT)处理过的牛奶,所有的常温奶都不含防腐剂。
6. 脂肪不全是坏东西
食材中的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等脂溶性维生素,都是溶解在脂肪里的。如果你不吃脂肪,那就相当于不吃这些维生素了。时间久了,很可能会因为维生素缺乏而营养不良。
7. 不吃早饭会让人变笨
不吃早饭,会让大脑的兴奋度降低,反应变得迟钝,注意力会开始变得不集中,开始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8. 彩色蔬菜并不是转基因
绿色是叶绿素、黄色是胡萝卜素、红色是番茄红素、紫色是花青素、白色是基本没色素……
9. 蜂蜜保健并不靠谱
蜂蜜的 80% 以上都是糖,再除去水,其它成分甚至不到 1%,还能指望啥?不过,科学家还是对这 1% 进行了研究,一些结果似乎显示了「可能有用」,但更多的研究中,蜂蜜的作用跟安慰剂差不多,对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
10. 水果什么时间吃都可以
只要符合生活习惯,身体和肠胃也没有什么不舒服,饭前吃、饭后吃、拌饭吃,都是可以的。
11. 香蕉不通便,吃多反而便秘
论有助于缓解便秘的膳食纤维,香蕉并不比其它水果突出,甚至比不上梨和火龙果,没熟透的香蕉,鞣酸含量高,吃多了反而还会便秘。
12. 喝咖啡其实很健康
经过了百年论战,医学界已经肯定:适量喝咖啡(每天不超过 3.5 杯),其实是对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咖啡也不会导致胃溃疡和胃食道反流,如果喝了肠胃并无不适,可以继续喝,但尽量别空腹喝。
13. 要补血得多吃肉
人体贫血多见缺铁性贫血,血不能补,只能补作为造血原料的铁。阿胶、红枣、红糖的含铁量低,且吸收率低,对补铁的帮助非常小,还不如吃些红肉之类的动物性食物,含铁高,吸收率也高。
14. 补身体别喝汤,用处不大还会胖
无论是鸡汤、鱼汤还是骨头汤,营养物质很难进入汤里,倒是脂肪全流进汤里了。但对于消化能力弱、胃口不好的人来说,饭前喝碗鸡汤,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记得把油撇掉。
15、植物打了激素别惊慌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用的,只对植物有用,在人的身上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别慌。
16. 宁剩荤菜,不剩素菜
剩下的素菜不建议放超过 24 小时,而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吃之前彻底加热,是可以存放 1~2 天的。
17. 麻辣烫可以有健康的吃法
不麻、不辣、也不烫,对,就是水煮菜。
18. 经常吃过烫的食物有致癌风险
食道黏膜和口腔黏膜,都是禁不住烫食折磨的,有实验证明,超过 70℃ 的东西,就会烫伤食管黏膜。
长期刺激下去,就会引起试管粘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就会有致癌的风险。
19. 猕猴桃要挑硬的买
市面上大部分猕猴桃都需要买回家催熟的,一些软软的猕猴桃大多是受到局部的碰撞而变软的,闻起来有酒味,仔细看看甚至还有腐烂,剩下的部分还很硬,也酸涩。
20. 少吃盐等于补钙
摄入越多的盐,意味着会带走更多的钙,肾脏每排出 2 300 毫克的钠(相当于 6 克盐),就会损失 40~60 毫克的钙。
中储草生态农业——做农牧业产业化引导者,打造中国健康肉类标杆品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