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文人写北平的食物时多会提到两样食物,冬天的糖葫芦,夏天的酸梅汤。那是北京还被称为北平的时候。那时的冬天似乎特别冷,街头开始有人卖冰糖葫芦,隆冬必有大雪,文人笔下的心也更冷,是那种冷到“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然而到了夏天,又是火一样的炙热,即便是看他们写一碗酸梅汤,似乎都能摸着喉结咽动处淌下的汗。
梁实秋写过信远斋的酸梅汤,每次去喝不是为了解渴,是为了解馋。梁老师写食,讲的道理通常很关键,比如做萝卜排骨汤就要排骨多,萝卜少,酸梅汤就得汁稠,冰糖多,但是没有具体的量,需要自己去把握。
反复尝试过几个夏天,最后定了以下的用量,觉得最为适口。
酸梅汤
丨食材丨
乌梅160克(约40颗)/山楂45克/冰糖650克/
水3000克/陈皮10克/桑葚干10克/甘草3克
罗汉果1个/薄荷叶2克/干桂花一小把
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冰糖、干桂花。
用料也并没有说非所有不可,备齐图中指出的六样,也可以熬酸梅汤。
做法:
1、乌梅浸泡1小时,冲洗干净。其余材料除了冰糖以外,水洗一遍,去掉浮尘。
2、把乌梅、山楂干、桑葚干、甘草、陈皮,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炖到剩余1/2水时加冰糖,薄荷叶,冰糖融化后关火,撒一把干桂花,盖上盖子,凉了后放冰箱,冰镇到透心凉。
乌梅浸泡1小时再冲洗是为了去掉乌梅的土腥味。
其他材料过一下水就行,不用长时间浸泡。
陈皮的质量还是比较关键的,用新会的陈皮,新会陈皮存放的时间越久,味越醇,但是年份越久的价格也高,大家自己看情况决定。
熬这样一锅酸梅汤,大约一个多小时。
用冰糖,土冰糖为上选,煮出来的汤清凉酸甜,冰镇后饮,通体舒泰。用绵白糖效果差之,切记切记。
关火后撒桂花,这样容易保持香气,如果放的时间太早,桂花香气易散。
马伯庸也写过酸梅汤,他说喝过最好的酸梅汤是去一个老字号传人的私宅吃饭,主人也姓马。
“这瓶黑色的酸梅汤,味道百转千回,在嘴里转悠着不肯散开,舌尖一弹,这才霎时爆开,洋洋扩散到全身。我要过那瓶子,仔细观察了一阵,发现这颜色不是黑,而是醇到极致,一晃动,居然还挂壁。”
但是末了人家也没告诉他配方,气得他把人家的酸梅汤都喝光光。觉得他满可爱的。
自己熬的话,其实用的料足,味道就醇厚,就很好喝~
记得加冰块一起喝,带着灵魂的味道~
白羊座,资产有五只猫,喜欢自由的生活。
很多事情不需要被赋予太多理由,做我们想做的事,觉得开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