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房企开局如何?今日(2月16日)有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1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楼市成交正常回落,而龙头房企的销售业绩继续增长。进入1月,土地市场成交下降,地价疯涨的势头减缓,龙头房企拿地成本缩减了,融资金额也大幅缩水。
广州库存降幅全国第二
CREIS中指数据显示,2017年1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6.66%,八成城市环比下滑,同比下降27.34%。进入2017年,楼市进入盘整期,加之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市场成交量明显回落。
从供应情况看,库存总量微幅下降,北京降幅明显,广州次之。截至2017年1月末,中指监测的主要城市库存量环比微降0.5%。重点监测的城市中,7个城市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降幅明显为5.01%,广州排第二,降幅为4.55%;库存增加的城市中,蚌埠上升幅度最为明显。
多家房企销售额环比上升
1月监测的10家品牌房企中,有6家房企销售额环比有所上升,其中,中海涨幅明显,环比增长402.44%、碧桂园次之环比增长134.78%,绿城则环比降幅最大,为48.42%。同比则8家重点房企销售增长,其中,碧桂园同比涨幅最大为288.8%,保利和金地则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3.13%和0.26%。(详见下图)
土地市场成交下降,龙头房企拿地成本缩减
10家品牌房企1月累计新增土地面积841.9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47%;规划建筑面积为1500.7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3.7%。拿地成本790.79亿元,环比下降21.02%。本月碧桂园拿地数量最多,揽地35宗,增加土地储备204.6万平方米;万科拿地15宗,增加土地储备85.57万平方米;本月其他企业拿地数量分别为保利12宗,中海8宗,富力4宗,绿城、龙湖各3宗,金地、恒大各2宗,世茂房地产1宗。
融资金额大幅缩水,银行信用仍为主流
1月各大房企融资融资金额大幅缩水,融资总额下降明显。1月重点监测房企发生融资24笔,累计融资金额合计1282.3亿元,金额较上月下降34.61%。其中单笔融资不少于20亿元的有14笔,融资单笔最高为400亿元。1月银行信用仍成为房企融资方式主流,融资6笔,金额541.3亿元,融资额占比42.21%,在各类融资方式中占比最高。1月11日,金科股份新任董事长蒋思海与渤海银行高层于北京签署了400亿元的授信额度,为本月融资金额之最。
延伸阅读
1月楼市政策盘点
各部委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房地产注重因城施策。去年末及今年初各部委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国土部明确将根据供需形势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应分类管理制度,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央行也强调要因城施策,继续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监会提出分类实施房地产金融调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背景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思路下,调控政策更加精准,进一步保障市场平稳发展。
深圳、重庆等地继续加强调控稳楼市。深圳1月19日出台《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现售价格管理操作细则》,要求首次申请预售的项目,其户型申报均价不得明显高于周边同类同户型在售项目的销售均价,分期开发再次申请预售的,其户型申报均价不得高于本项目前一期实际销售价格。重庆将房产税征收对象修改为“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这一政策有利于遏制近期重庆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异常现象,引导合理市场预期,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去库存与抑泡沫防风险并重。1月各地两会及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陆续召开,总结2016年工作情况,明确2017年工作任务。多地公布2016年去库存成果,如浙江商品房去化周期由年初的超过20个月降至年底的11.7个月;河南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2.1%,去化周期缩短至14.1个月;福建精准施策去库存,商品房去化周期比年初减少9个月。此外,部分城市商办库存去化也取得明显成效,天津2016年盘活空置楼宇440万平方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