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财网-专业的商业信息聚合平台
adtop
您的位置:商财网 > 投资理财

券商研报:不看“颜值”看“研值”

时间:2017-08-17 10:07   来源: 互联网    作者:牧晓    阅读量:15600   

投研报告频遭“打脸”,券商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投研服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券商研报:不看“颜值”看“研值”

▲ 研究报告需要以科学性和专业性为宗旨,才有存在的价值。研究报告应建立在正确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推理之上,用数据作证,报告所提供的投资建议,是基于前述基础上的一个自然结论

作为今年炙手可热的大牛股,方大炭素在7月初至8月上旬的不到40天里股价翻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某家券商发布了该公司“年化盈利能力将达70亿元”等极其乐观的研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方大炭素在其随后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直言:券商研报预测的盈利能力过高,与事实不符。

在A股市场,券商研究所发布的研报遭“打脸”并不鲜见。券商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中介机构,券商研究所作为券商的智库,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不少券商发布的研报频遭质疑,券商研究所如何更好为客户提供投研服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服务创新花样不断

基于庞大的买方市场,各路券商的投研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始终不断推陈出新。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券商投研服务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二是观点推送精细化。

“服务创新的另一方面在于观点推送精细化。如果说产品的多样性是用来吸引客户、增加流量,那么消息的精准推送就是用来增加客户的黏性。有了大数据分析,好的投研服务会根据客户的工作地点、行业偏好、持仓情况等个性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活动预告和即时观点,分析师也可以根据客户关心的热点调整自己的推介内容。”陈雳说。

哗众取宠不可取

研究报告是承载研究员观点和思想精髓的载体,理应是券商研究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只是由于市场追热点、拼服务的风气犹存,人浮于事,这使得研究报告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少部分分析师过于短视,精力并没有放在扎实做好研究上,以哗众取宠甚至用耸人听闻的报告标题和内容,来博取眼球和“搏出位”。

如何确保研究报告以内容为王,以科学性、专业性取胜,为股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专业性投资指南?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任何时候,卖方研究报告都必须以科学性和专业性为宗旨,才有存在的价值。研究报告应建立在正确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推理之上,用数据作证,报告所提供的投资建议,是基于前述基础上的一个自然结论。

对分析师而言,其个人的努力和业务水平也是影响研报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陈雳认为,一篇好的研究报告,需要研究员沉下心来做案头、拆报表、理业务,看清公司的基本面和经营特色,行业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需要研究员在公司调研的过程中对公司经营及未来构想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需要研究员把收集到的信息分类整理,加入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形成一篇有价值的文字。同时,分析师还必须打好基本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从而达到对行业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版权保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对于版权保护的力度相对薄弱。兴业证券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不局限于券商的渠道获取研究报告,致使研报的内容不能成为分析师和所在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版权保护的力度较薄弱,部分分析师也不敢将核心内容放在研究报告中。因此,版权保护机制的确立,有利于为研报的研究价值保驾护航。

专业性亟待提升

虽然各大券商在投研领域创新不断,但投研服务并没有看起来那般美好。

目前,“研究+”做得不够是券商投研体系面临的最大短板。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甯正宇表示,各大券商研究所主要还是向机构投资者输出服务,其实券商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二级市场投研领域,券商业务的各个条线——经纪、投行、自营、资管等,都需要研究力量的支持。例如,日本野村证券提供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可以涵盖政府重大项目、企业战略等,目前国内券商在这方面还很不够,平安证券一直在“研究+”的道路上努力尝试,目前虽然小有成绩,但还远远不够。

要想做足“研究+”,券商投研的专业性亟待进一步提升。兴业证券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券商投研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局限在投研能力上,还体现在服务能力上,由于分析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半个销售的角色,这就导致券商投研的深度不够;同时,大部分行业分析师工作负担较重,很难有长期的职业生涯,行业内有10年以上研究经验的分析师较少。

中部地区一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也认为,目前投研领域较为浮躁。“市场有需求就有供给,略显浮躁的投资者构成会引导卖方研究的浮躁,真正有价值的基础研究还比较缺乏。”

“个别券商的投研服务对专业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存在投其所好的现象。这是由行业的盈利模式和个别券商短视的服务态度所决定的,也造成了当前券商投研服务的‘囚徒困境’。”陈雳认为,当前对于券商投研而言,缺的不是技术手段,而是研究所和分析师能否秉承客观中立,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温济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搜索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