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这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了我们在网络上与人沟通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而慰安妇则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她们离群索居,把自己的痛苦深埋,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被社会记起。当这两者同时出现在同一条新闻里的时候,任何有正常良知的人都会感到震惊。这种把自己使用表情包的快乐建立在慰安妇的痛苦之上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极恶。
许多人说,这是一个表情包取代文字的时代,也是一个严肃话语被娱乐化、碎片化的表达解构的时代。我并不想像卫道士一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抨击这种趋势,但是,任何知分寸的人都该明白,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被娱乐化、碎片化,总有一些底线不可触碰,总有一些事情不该冒犯。而《二十二》中的那些承受了终身痛苦,承载着民族伤痕的慰安妇们,就是最不可触碰的底线。
且不说慰安妇群体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伤痕和重要的象征意义,就算是普通人的苦难与悲伤,也绝不应该被拿来取笑和冒犯,这是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礼节,也是人心中善念的基本体现。把《二十二》中的慰安妇做成表情包的人和使用这些表情包的人,当然可以辩称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但即便真是这样,这种对他人苦难毫无共情,对社会伦理一无所知的表现本身,已经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了。
这种公开的恶行每次招摇过市,都是在动摇社会共有的道德基础。当这类事件第一次出现时,大多数人当然都会愤怒地谴责,但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警惕,等到同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时,公众就会渐渐习惯于这种行为,而将其内化成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这就是社会道德本身的演进逻辑。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坚定地反击和对抗这种做法,那么早晚有一天,消费他人的苦难会被社会当做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恐怕《二十二》想讨论的一切关于慰安妇命运的意义,都会被娱乐化与碎片化的解构吞噬殆尽。
我们当然不愿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那是一个丧失了道德底线,毫无共情与理解可言的冷血社会。是战争年代的日军暴行给慰安妇带来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而礼崩乐坏,道德瓦解,正是那个活地狱般的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我们反对的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表情包,但如果我们放任这种东西流传,结果恐怕不堪设想。
因此,不要说人们“小题大做”,也千万别觉得大家在“吹毛求疵”,只有让“慰安妇表情包”这种东西彻底没有生存的空间,我们才真正对得起那些承受痛苦的慰安妇们,才真正对得起我们的社会与未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